《社会与经济》简介:

《社会与经济》是新经济社会学奠基人格兰诺维特匠心独具的扛鼎之作,本书第一次全面地阐述了格兰诺维特有关社会与经济相互交织多种方式的观点。

在本书中,格兰诺维特写道,经济并不是一个区隔于其他人类行为的领域。它深深地嵌入于社会关系中,并且与其他领域一样遭受着情感和观念的冲击,经受着诸如宗教、科技、政治或法律的限制。尽管某些行为能够在传统经济学的意义上解释为“人们朝着良好界定的目的而理性地行事”;大部分人类行为难以适用于这一简单框架。行为者有时因对社会规范正当性的执着信念而遵循之,有时则是在无意识中就遵循了它们。人们还会在没有明显理由的情况下信任别人。不同个人之间针对彼此的权力运用,能对经济绩效产生重要的影响,哪怕是这种权力有着非经济性的来源。

尽管人们依赖于社会规范、文化、信任及权力来解决问题,但这些因素所提供的指导作用通常是模糊而复杂的。在本书中,格兰诺维特考察了问题解决者如何从多重原则中收集实用的解决方案以应对燃眉之急。他遍览群书,融会贯通心理学、社会网研究及长期历史和政治分析的主张,提出了灵活运用并综合这些视角的方法。格兰诺维特所持观点的底蕴是,超越诸如行动/结构这样简单的二元论框架,迈向更为复杂而微妙的分析,以欣赏社会和经济生活的精微之处与活力之源。

《社会与经济》摘录:

(1)在什么意义上“问题”真的是一个问题?如果所谓的问题知识被理论提出来当作必须解决的理由,那么这样的解释就立刻失去了意义。 (2)“解决方案”真的是答案吗?即使问题是真实的,我们审视的制度最好能真正解决它;如果不是,功能论的解释就不具有说服力。 (3)我们知道这个解决方案的生产过程吗?回避了这个问题,我们就只是假设了所有问题都必须自动地解决。 (4)为什么是这个方案?一个问题可能地解决方案在哪里?在何种情况下会出现其他方案?

《社会与经济》目录:

第一章 经济社会学
1.1 经济现象的三个层次 / 003
1.2 超越化约主义 / 006
1.3 功能论、文化论与历史 / 009
1.4 低度社会化与过度社会化 / 018
1.5 社会网与“嵌入性” / 023
1.6 个人动机 / 031
第二章 心智结构:规则、价值和道义经济
2.1 心智、信任与权力 / 043
2.2 经济规则与经济行动者 / 046
2.3 规则的缘起、内容与效率 / 058
2.4 道义经济:为什么规则很重要 / 074
2.5 研究文化和制度的一个引言 / 089
第三章 经济中的信任
3.1 信任的概念 / 093
3.2 信任的来源 / 098
3.3 信任之外 / 117
3.4 人际信任与宏观层次信任 / 130
3.5 信任、规范与权力 / 142
第四章 经济中的权力
4.1 经济中权力的不同形式 / 149
4.2 权力和社会结构 / 168
4.3 中间人业务 / 172
4.4 经济权力的宏观层面 / 206
第五章 经济和社会制度
5.1 制度和“逻辑” / 224
5.2 中距制度:产业中的制度逻辑 / 230
5.3 制度、逻辑以及区域性和民族性文化 / 238
5.4 “集成式”生产和汽车工业 / 255
第六章 个体行为与社会制度
6.1 制度交集和备择架构 / 284
6.2 跨越制度边界的逻辑和资源的转置 / 289
6.3 多个制度框架作为实用主义行动者的资源 / 303
6.4 制度取舍如何从动荡、战争和革命中涌现出来 / 317
6.5 经济行动、网络和制度中的信任、规范与权力 / 335
注释 / 337
参考文献 / 351
索引 / 373
译后记 / 383
· · · · · ·